2011年8月21日

每周專欄: 吃力不討好的龍門

一直以來,有不少人提出過龍門或防守球員的功勞總是被忽視,今天,我們先來探討一下龍門為什麼總是吃力不討好吧。

關於球隊成功的關鍵,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著重進攻足球,只要球隊攻擊力強,入球源源不絕,就能夠成功,但是在今年的美州盃中,巴拉圭的表現不禁令人對這說法產生疑問。另一種說法,是著重防守足球,認為球隊必需有良好的防守,才能邁向成功。即使很多人都必定比較喜歡可觀性更高的進攻足球,卻無可否認第二個說法,似乎更加符合現代的足球的趨勢。看一看去季的曼聯,如果沒有雲達沙,相信他們也未必能捧起英超聯冠軍盃;而西班牙沒有了卡斯拿斯,也不會贏得世界盃。每一隊的冠軍球隊,都擁有一個可靠又絕少犯錯的龍門,即使是像巴塞隆納這種大踢進攻足球及著重入球的球隊也不例外,沒有域陀華迪斯,他們同樣不會獲得冠軍,然而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些事實。

也許你會問,如果龍門真的如此重要,為什麼他們會被忽略呢? 答案很簡單,因為龍門的錯誤很難被遺忘。就拿去年的世界盃做例子,你們有多少人還記得美斯在世界盃中並沒有入球? 又有多少人已經忘記了格連在世界盃中犯的錯? 很明顯,球隊輸了比賽,很少人會覺得是前鋒的錯,因為他們會說 '如果龍門能夠撲出那一球,我們就不會輸了。',但其實我也可以用這句話反駁 '如果前鋒多進幾球,我們早就贏了'。其實兩句話都沒錯,只是大多數人都傾向相信第一句話,因為龍門的錯誤比前鋒更致命,會直接影響球賽的結果

當然,無論怪那一方都是不公平的,但多年來,龍門都是被怪責的一方。前鋒表現不好、犯錯或沒有入球,都會輕易得到原諒,即使最後輸掉了比賽,但龍門就沒有這麼幸運。就如其他球員一樣,龍門也會犯錯,當他們飽受壓力、狀態不佳或沒能及時作出撲救時,他們的錯誤都會被記住,而且會一直被記住,即使沒有輸掉比賽。我相信你最近一定聽到很多批評迪基亞的聲音,沒錯,有些錯誤他是可以避免,但對於他的批評,我還是覺得太嚴厲了。迪基亞只有20歲,就要肩負起曼聯1號龍門的責任,被稱為雲達沙的接班人,他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,而且上兩場比賽他犯的錯也不是致命的,最後曼聯也勝出了。前鋒犯錯,人們會說他們沒有足夠傳送、剛傷癒狀態未回復等等,那龍門呢? 在到達龍門前,前方還有10個人可以預先把球踢走,但球進了,龍門責任還是較大。

除此之外,即使龍門表現得好,表揚他們的聲音也是少之又少。有多少龍門曾經得到金球獎呢? 你又有沒有看過 '卡斯拿斯昨晚作出20次撲救',這樣的標題呢? 我們常看到的都是 'C朗拿度昨晚上演帽子戲法',或 '蘇亞雷斯首戰表現突出' 或者 '阿古路救了阿根廷',我不是想否定前鋒的努力,只是想說龍門的努力很多時候都被否定。如果他們的錯誤可以扭轉賽果,而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,那麼在比賽勝出時他們也應得到同等的讚賞,不是嗎? 仍然覺得我在幫龍門說話? 好吧,你試試在1分鐘內數出10個最好的前鋒,我肯定你會說 '10個太少了,我還可以數出更多。' 現在,試在1分鐘內數出10個最好的龍門。比數前鋒難吧? 你知道嗎,那不是因為好的龍門太少,只是人們太容易把他們忘記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